第22章 杨门女将

一个县的二把手,竟然给一个赤脚医生鞠躬行礼。

武大郎是有些慌张的。

“杨大人,折煞小人了!有何差遣,您尽管吩咐便是。”

“杨某恳请武神医,从今往后便留在本县,为阳谷百姓们造福一方!”

我勒个去。

不按套路出牌啊!

武大郎满以为是请自己为其家人治病,万万没想到竟提出这种要求。

不可思议的盯着杨煜,一时不知如何答话。

“武神医不必惊诧,我们这阳谷县和清河县同病相怜,整个行业被黑心药商把持,致使百姓们看病难,抓药贵……”

依稀记得王掌柜说过,清河生药铺的东家就在这阳谷县。

个中情形,不言自明。

武大郎被逼无奈,背井离乡,自然不愿再掺和其中。

总不能记吃不记打吧。

“杨大人,您这是以县丞的身份命令武某么?”

“不,并非公事。”

“那请恕武某不能从命。”

杨煜没有再说话,只是眼神似乎黯淡了一些。

武大郎虽然拒绝的很干脆,但难免有些歉疚。

“杨大人,你应该还有更要紧的事情吧。”

“哦,正是,小女身染怪疾,久不见好,想要劳烦神医出诊一趟——以一个父亲的身份恳求。”

“走。”

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治愈这个好官的女儿。

“不需要询问症状之类的吗?”

“武某瞧病,向来只需亲手为病患把脉,其他多说无益。”

“神医果然不同凡响,不过还有一则,请务必答允。”

“但讲无妨。”

“不管能否治好,都请神医三缄其口,莫要对任何人提及内情——否则,不治也罢。”

“武某定守口如瓶。”

官宦人家,保护**的意识就是强。

赵武早已备好了车轿,在客栈门口接上了二人,扬鞭而行。

杨县丞的府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阔绰,不过比寻常百姓家还是要大很多。

武大郎跟在杨煜后头,一直朝内宅走去,路过一处厢房,着实被吓了一跳。

竟然摆放着一口棺材,通身漆黑。

棺材周围堆积着各种纸人灵幡之类的物事,瞧着阴森森的。

这县丞之女的病情竟已如此严重,连后事都预备好了?

后堂之内,一位妇人面色憔悴,泫然而泣。

旁边站着几个老者,交头接耳,似乎在低声争辩着什么。

“夫君,你可回来了!请到神医先生了么?”

“夫人莫急,这位便是清河神医。”

“这下好了,兰儿终于有救了!”

杨夫人激动万分,一个劲儿的伸长脖子往后看,浑然不顾矜持形象。

“人呢!哪里去了?”

“咳咳……夫人,眼前这位就是武神医。”

倒也怨不着李夫人,武大郎那比门槛略高的个头,确实容易让人忽视。

还以为是神医身边的提箱童子呢。

“清河人氏武大郎,见过夫人。”……

“清河人氏武大郎,见过夫人。”

武大郎早已司空见惯,并不以为忤。

但杨夫人眼里的光,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。

有一句话后世流传甚广,颇有道理:

所有的一见钟情,都是见色起意。

反之,同样适用。

所有对武大郎的偏见,都源自于那“三寸丁,谷树皮”的形象。

“夫人,不可失礼!清河神医绝非浪得虚名!”

好在杨夫人也是聪慧之人,听见自家夫君如此笃定,马上换上了一副哀怨的样子。

“神医莫怪,近日来一直神思恍惚,如有怠慢之处,还请见谅。”

“在下不敢,夫人爱女心切,实乃人之常情。”

“阁下自称清河神医,不知师从哪位前辈门下。”

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,见县丞夫妇对武大郎执礼甚恭,心中有些不服,故意出言挑衅。

“这几位都是阳谷县第一流的郎中,一直在为小女诊治。”

“这位前辈,武某出身寒门并无师从,侥幸自学了一些医术的皮毛,承蒙错爱浪得虚名而已。”

“听闻清河薛神医曾经与你比试医术,败在了你的手下,此话当真?”

“切磋而已,是薛神医手下留情了。”

“这么说,阁下确实更胜一筹?”

武大郎只笑了笑,不说话。

“呸,薛师弟会输给他,个头不大,口气不小。”

TMD,果然是一个老师教的,一丘之貉。

武大郎本想反唇相讥,但碍于场合,还是忍了下来。

逞口舌之能,有个毛用。

“杨大人,请带武某去瞧一瞧令嫒吧。”

“请。”

进入内屋,转过一扇屏风,便是杨小姐的卧榻。

床幔遮得严丝合缝,看着就觉得气闷。

一个小丫鬟立在床边,担忧之情溢于言表。

“老爷,夫人。”

“小蝶,兰儿今日状况如何?”

“回老爷,小姐今早连半碗白粥都未曾用完,又吐得一干二净……”

“服过药了没有?”

小蝶抹了抹眼泪,摇头道:“小姐说那药又苦又涩,连服数日却毫不见效,无论如何也不肯再用了。”

“哎,我可怜的傻闺女哟,不吃药怎么能见好呢!”

杨夫人终究没有克制住,泪如雨下。

“药不对症,反倒伤身。夫人莫慌,容武某替小姐把一下脉先。”

“姓武的,凭什么说老夫开的药不对症?!”

“这么久了,病人都不见好转,还好意思问?一边儿玩去!”

人命关天,还叽叽歪歪。

忍无可忍,无需再忍。

或许是武大郎的怒吼也点燃了杨夫人压抑已久的不满,瞬间变身霸王母龙!

“你们几个都给我出去!立刻、马上!”

没飙脏话算是最后的体面。

几个老头子狠狠地瞪了武大郎一眼,悻悻的离开了。

“夫人好气魄!”

武大郎由衷赞叹。

“其实已经忍耐他们许久了,就兰儿的病症,四个人倒能诊断出八种结果,各执己见争执不休,最终却没一个人敢打保票——一群草包,徒有虚名耳!”……

“其实已经忍耐他们许久了,就兰儿的病症,四个人倒能诊断出八种结果,各执己见争执不休,最终却没一个人敢打保票——一群草包,徒有虚名耳!”

“说得好!就冲着夫人您这一番慷慨陈词,武某一定竭尽所能,治好令千金!”

人家替你出了气,总得懂得感恩嘛。

武大郎正欲伸手去掀床幔,却被杨夫人打断。

“武神医,不管能否治愈,兰儿的病情请万勿告知他人。”

“夫人放心,杨大人早有嘱咐。”

“连父母妻儿也不行!”

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。”